| 
 
 
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> (江苏扬州)2011年江苏高考化学考试说明解读?2011/2/23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资料类型: | 教(学)案 | 文件大小: | 23.09
                  KB |  
          | 来    源: | maohan收集 | 资料点评: |  |  
          | 下载条件: |  | 下载链接: |  下载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作者: 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
 扬州市高中化学学科指导小组
 人教版(新课标)
 一、注意三个坚决
 1、考试说明中明确不考的坚决不讲。
 2、复习课要坚决贯彻融合的原则。选修难度要降,提倡多融合,多提升素养和思维层次。高考题中的个体具体考哪个模块是看不出来的,但是一个试题中出现多个模块交叉和融合是必然方式。
 3、核心内容要坚决进行梳理和排查。研究排查07-10江苏新高考试卷是第一工作,研究近3年来其他地区的高考创新试题是必要工作,尤其是实验试题。
 二、关注三个问题
 1、注意培训学生快速阅读、快速提取信息、快速决策判断的能力。选做题、计算题应该先做,不要等到最后做,这样一定会使选做题的分数拿不全,而选做题的前8分是简单的,选做题坚决不能放弃。高考的文字量很大,一般中文字符在5000字左右,含字母符号等近7000字符。
 2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题的能力。关注融合,实验与原理或计算的融合,无机与原理的融合,课改的人与命题的人是两拨人,命题人侧重化学素养的考查,侧重选拔高校喜欢的人才。
 3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。关注实验技能的问题,如溶液配制中天平的精确度问题、标准溶液的问题,中和滴定中的精确度等,pH计的精度问题,实验步骤的书写问题,图表的阅读问题;制订实验方案,阐述分析方案,结果表达,方案评价等。评价原则中要注意:科学性、绿色化、能耗少、操作易等。复习中应该以案例式为中心的复习模式,不要将实验简单割裂为:基本操作、制备类等,例如:以聚合硫酸铁的制备、废铁屑制备绿矾、硫酸铜晶体的制备、高纯度氯化钡制备等为例,可以将仪器选择等一直到评价都可以进行复习串联。
 
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| * 声明: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本站所收录资料、评论属其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 | 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