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
      
          | 
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:\file3\ | 
       
     
      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> 【联考】山东省泰安市2017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(一模)理综化学试题(Word版含解析)?2017/4/9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| 
         
       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| 资料类型: | 
           阶段考试  | 
          文件大小: | 
           327.53
                  KB | 
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| 来    源:  | 
          YZBen上传 | 
          资料点评: | 
           | 
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| 下载条件: | 
           | 
          下载链接: | 
          
 下载
 | 
         
       
	 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				
                1.下面的“诗”情“化”意,分析正确的是 A.“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”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.“日照澄州江雾开”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.“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”中“玉”的成分是硅盐酸,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.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”,“新醅酒”即新酿的酒,在酿酒过程中,萄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【答案】B   【点睛】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、硅酸盐的性质、胶体的性质、葡萄糖的性质等。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,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。本题的难点是理解各诗句的含义,和与化学知识的联系。 2.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.9 g超重水(3H216O)含中子数为6 NA B.标准状况下,22.4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C.常温常压下,16 g甲烷中共价键数目为4NA D.1 L 0.1 mol•L-1的NaHCO3溶液中HCO3-和CO32-离子数之和为0.1NA 【答案】C 【解析】 试题分析:A、超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2g•mol-1,因此9g超重水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:9×12/22mol=54/11mol,故错误;B、标准状况下,CCl4不是气态,故错误;C、1mol甲烷中含有4mol共价键,因此16g甲烷中含有共价键为16×4/16mol=4mol,故正确;D、C元素在水中存在的所有形式为CO32-、HCO3-、H2CO3,因此n(CO32-)+n(HCO3-)+n(H2CO3)=0.1mol,故错误。
 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
		 | 
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| 
         
       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|  
           | 
 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|  * 声明: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本站所收录资料、评论属其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 | 
         
       
       
      
      
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