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
 
 | 
      
        |  | 您现在的位置:\file3\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>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5届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卷(word 解析版)?2014/10/12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资料类型: | 阶段考试 | 文件大小: | 253.24
                  KB |  
          | 来    源: | nhr上传 | 资料点评: |  |  
          | 下载条件: |  | 下载链接: |  下载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一、选择题 1.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 A.硫酸钡在医学上用作钡餐,Ba2+对人体无毒
 B. “光化学烟雾”、“雾霾天气”、“温室效应”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无关
 C.“辽宁舰”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,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
 D.明矾[KAl(SO4)2•12H2O]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,可作净水剂
 【答案】D
 【解析】
 试题分析: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,硫酸钡不溶于盐酸,因此硫酸钡在医学上用作钡餐,钡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,可使人体中毒,A错误;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主要气体,雾霾天气与氮氧化物无关,为颗粒污染,对人体呼吸道有害,“温室效应”与氮氧化物无关,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,B错误;“辽宁舰”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,含有铁元素,是铁的合金,属于金属材料,C错误;明矾[KAl(SO4)2•12H2O]作为净水剂是因为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,生成氢氧化铝胶体,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吸附杂质,D正确。
 考点:考查物质的用途,盐类水解的应用,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,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知识。
 2.下列各组变化中,前者是物理变化,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
 A.煤的气化、煤的干馏
 B.用盐酸除金属表面的锈、食盐水导电
 C.焰色反应、石油的裂化
 D.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、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
 【答案】C
 【解析】
 试题分析:煤的气化、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,A错误;用盐酸除金属表面的锈是化学变化、食盐水导电是物理变化;B错误;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、石油的裂化是化学变化,C正确;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、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都是物理变化。
 考点:考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。
 
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| * 声明: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本站所收录资料、评论属其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 | 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