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
 
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> 南通地区高一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与性质课堂练习(人教新版)?2006/5/24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资料类型: | 单元、专题训练 | 文件大小: | 265.19
                  KB |  
          | 来    源: | mengrudong收集 | 资料点评: |  |  
          | 下载条件: |  | 下载链接: |  下载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南通地区高一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与性质课堂练习(人教新版) 01第一节原子结构导学
 12能量最低原理
 13泡利原理洪特规则
 【学海导航】
 一、能层与能级
 对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,按能量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能层(n);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。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,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(l);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能层数相对应;同一能层里,能级的能量按s、p、d、f的顺序升高,即E(s)<E(p)<E(d)<E(f)。
 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、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:
 能   层(n)	一	二	三	四	五	六	七
 符     号	K	L	M	N	O	P	Q
 能   级(l)	1s	2s	2p	3s	3p	3d	4s	4p	4d	4f	5s	…	……
 最    多
 电 子 数	2	2	6	2	6	10	2	6	10	14	2	…	……
 2	8	18	32	……	2n2
 二、电子云与原子轨道
 1.电子云: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。电子云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。
 2.原子轨道: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%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。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,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;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,n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,相互垂直(用px、py、pz表示);n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;n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。
 三、核外电子排布规律
 1.构造原理:绝大多数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都遵循下列顺序:
 1s、2s、2p、3s、3p、4s、3d、4p、5s、4d、5p、6s、4f……
 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。从中可以看出,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,如E(3d)>E(4s)、E(4d)>E(5s)、E(5d)>E(6s)、E(6d)>E(7s)、E(4f)>E(5p)、E(4f)>E(6s)等。
 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,也是绘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(即轨道表示式)的主要依据之一。
 2.能量最低原理:原子核外电子遵循构造原理排布时,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。即在基态原子里,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,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。
 3.泡利原理: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。
 4.洪特规则: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,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,且自旋方向相同。
 
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| * 声明: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本站所收录资料、评论属其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 | 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