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
 
 | 
        
          | > 《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》精要指导?2009/11/18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资料类型: | 教(学)案 | 文件大小: | 40.78
                  KB |  
          | 来    源: | 原创 | 资料点评: |  |  
          | 下载条件: |  | 下载链接: |  下载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| 命题范围: 人教版+选修4+第一章第一节精要回顾。资料含知识讲解+典例分析(带详细解析)+强化练习。
 一、对反应热、燃烧热和中和热
 【知识精要】
 1.反应热:反应热的符号为     ,单位为       。使用反应热时注意:若比较不同反应过程中的反应热,是指△H的相对大小,包含“+”、“一”的比较;若比较不同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,则是指△H的绝对值的相对大小。
 类型
 比较	放热反应	吸热反应
 定义
 形成原因	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	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  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
 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	生成物分子    时    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    时    的总能量	生成物分子    时    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    时    的总能量
 表示方法	△H    0	△H    0
 图示
 
 
 常见反应	燃烧、中和、金属和酸的反应、铝热反应等,放热反应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。	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,如CaCO3分解等大多数分解反应,H2和I2、S、P等不活泼的非金属化合,CO2和C的反应。
 吸热反应中有的不需要加热:Ba(OH)2•8H2O和NH4Cl固体反应,
 
 2.燃烧热:在101 kPa时,l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   的    物时所放出的热量,单位kJ•mol-1。
 (1)燃烧热是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,因此在书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时,一般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;
 (2)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,如C—CO2、H2—H2O(l)、N—N2等。
 3.中和热:在稀溶液中,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的反应热。
 (1)稀溶液是指物质溶于大量水;
 (2)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、物质的溶解热、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;
 (3)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+和OH-化合生成H2O,即H+(aq)+OH-(aq)=H2O(l);△H=-57.3 kJ•mol-1
 【典例分析】
 例1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 (      )
 A.大多数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B.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
 C.释放能量的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   D.吸收能量的反应都需要加热。
 解析:释放能量的反应(比如Fe+S==FeS)在反应没有开始以前也需要加热,达到反应所需
 |  
                |  |  |  
        
          |  |  
          | * 声明: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本站所收录资料、评论属其个人行为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 |  
 |